少时多难
1929年10月15日,董存瑞出生在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一个农村家庭,由于家境贫寒,董存瑞七岁起就跟父亲和姐姐们下地干活,风里雨里磨练的身体敦敦实实。他机灵、顽皮、胆子大,是村里出名的小淘气。
1937年8月末,怀来县沦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。日伪军三天两头到村里抓壮丁,要钱要粮,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。这一切都在年仅八岁的董存瑞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,面对残忍的现实,他没有退缩,反而积极应战,他立誓要给这些日本侵略者、地主、汉奸们一些颜色看看。
在如火如荼的抗战岁月里,董存瑞迎着斗争的风浪,忘我地战斗着。他同南山堡民兵们一起入虎穴,抓汉奸、叛徒;施巧计,惩日伪、特务;摸进敌占区贴标语、送通牒、侦察敌情;严寒的冬天,他在冰封雪盖的大地上埋地雷;炎热的夏天,他在青纱帐里打埋伏,配合部队拔据点,英勇的与敌寇进行斗争。
1945年8月初的一个深夜,董存瑞瞒着父母,悄悄地离开了家,实现了参军的愿望。
参军后的他在班里常说:“狼已经闯进咱解放区啦,咱们要打狼就得有真本领。真本领从哪里来?全靠实地练呐!”在练兵过程中,开头这几天,董存瑞遇到了一个难题。原来他是左撇子,干活、吃饭,从小用惯了左手,现在练刺杀,两只手握枪的位置一调换,总感到左手有劲使不上。为克服这一难题,董存瑞找到全连最好的战士当老师,虚心请教,认真钻研,很快就把人家的射击、投弹和刺杀经验学到手,右手射击、投弹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。
托起忠诚使命
在对隆化发起总攻的前一天(1948年5月24日),董存瑞所在连队召开动员誓师大会。在随后的挂帅点将会上,六班长董存瑞被推举为“爆破元帅”。25日,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。“爆破组,上。”受领任务后,董存瑞抱着炸药包一跃而起,钻过浓烟,一下扑到敌人炮楼前,迅速支好炸药包,拉燃导火索,翻身一滚到早已观察好的一块凹土地里。
“轰”的一声,第一个炮楼被炸毁了。不一会儿,董存瑞在战友们紧密配合下,敏捷地炸掉了敌人的三个炮楼。爆破组分担的任务胜利完成了,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被打开了。正当战士们跳出战壕猛扑上去时,意外发生了,从隆化中学外侧的一座桥上,突然喷出六条火舌,部队突击受阻,派出去爆破的战友一个个在中途倒下……
作者:于志远 王梓名 雷 涛
董存瑞,男,汉族,是中央军委决定在全军悬挂挂像的十位英模之一,是原东北人民解放军十一纵队三十二师九十六团六连六班(现陆军第78集团军某炮兵旅某型火箭炮营二连六班)班长,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人。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,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在历次战斗中机智勇敢、英勇顽强、不怕牺牲,先后荣获毛泽东奖章一枚、勇敢奖章三枚;荣立三次大功、四次小功。
注:本文转载自公众号“北疆卫士号”